被卖尾货的骗了钱,比骗货更让人窝火 —— 货还能想办法追回,钱一旦进了骗子口袋,想拿回来就得跟时间赛跑。无论是 “付了全款没收到货”,还是 “收到的货是垃圾却不退钱”,核心诉求都是 “追回钱款”。本文针对 “骗钱” 场景,拆解 4 步追款方案,附证据链搭建技巧和施压话术,帮你提高追回概率。
骗子骗钱后,通常会在 72 小时内转移资金或注销账号,所以每一步都要快。此时的核心是 “阻止资金转移 + 锁定对方身份”,为后续追款铺路。
微信 / 支付宝转账:
马上拨打官方客服(微信 95017,支付宝 95188),说明 “被诈骗,刚刚转账 XX 元,申请冻结对方账户并拦截资金”;
客服会要求提供转账单号(在账单详情里找)、对方账号、被骗经过,按要求提交后,客服会在 1-2 小时内反馈是否拦截成功(若资金未被提现,拦截成功率约 60%)。
银行卡转账:
拨打银行客服(如工行 95588),说 “误转钱给骗子,账号 XXX,申请紧急止付”;
同时去最近的银行网点,让工作人员协助联系反诈中心冻结对方账户(需提供转账凭证和报警回执,越快越好)。
从支付记录找线索:
微信 / 支付宝转账时,对方昵称、头像、实名(部分会显示 “对方姓名 XXX”)要截图保存;
银行卡转账的,记下对方开户行和卡号(可通过银行查询开户人信息,需警方介入)。
从聊天记录挖身份:
翻聊天记录,看对方是否提过 “地址、公司名、手机号、熟人信息”(如 “我在 XX 市场有档口”“我认识 XX 老板”),哪怕是模糊信息,也可能成为突破口;
若对方发过语音,保存下来(警方可通过技术手段比对声音,辅助找人)。
骗钱类案件中,“对方收钱后未履约” 是关键,证据要能清晰证明 “你付了钱,但对方没发货 / 发了垃圾货”,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。
转账截图(要包含转账时间、金额、对方账号 / 昵称,打码时别挡住关键信息);
转账备注(若有,如 “XX 尾货 1000 件货款”);
现金交易(少见但存在):需提供 “收条”(若对方写了)或证人证言(如有人看到你给钱),难度较大,尽量避免现金交易。
微信 / QQ 聊天记录:重点截图 “对方承诺发货的时间、数量、品质”(如 “付全款后 24 小时内发 1000 件纯棉 T 恤,无瑕疵”);
语音 / 视频记录:若有通话或视频,提取其中的关键内容(如 “保证和样品一样,不一样全额退款”);
报价单 / 合同(若有):哪怕是简单的手写单据,只要有对方签字,都是有效证据。
未发货:
转账后超过约定时间未收到货的记录(如 “1 月 1 日付款,约定 1 月 3 日发货,到 1 月 10 日仍未发”);
催货记录(微信 / 电话催货,对方拖延或不回复的截图、录音)。
发了垃圾货:
收到的货物照片 / 视频(和样品对比,突出 “货不对板”,如 “样品是纯棉,收到的是化纤;样品无瑕疵,收到的全是破洞”);
拒收 / 退货记录(物流拒收证明、退回快递单),证明 “你已采取补救措施,但对方不退钱”。
12315 投诉(核心手段):
操作:微信 “12315” 小程序投诉,选择 “合同纠纷” 或 “欺诈”,上传 “付款记录 + 聊天记录 + 违约证据”,说明 “对方收钱后不发货 / 发劣质货,拒不退款”。
优势:市场监管部门会强制对方处理(尤其对方是注册商户时),7-15 个工作日内会有反馈,约 60% 的小额纠纷能通过此渠道解决。
平台举报(辅助):
若通过电商平台(如 1688、闲鱼)交易,向平台举报 “商家诈骗”,提供证据,平台可能会冻结对方保证金或账号;
若通过微信交易,向微信安全中心举报(“我 - 设置 - 帮助与反馈 - 举报侵权”),标注 “诈骗”,虽不能直接追钱,但能限制对方账号功能。
报警立案(关键步骤):
准备材料:身份证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、对方信息(整理成证据清单,方便民警查看);
到案发地或对方所在地派出所报案,做详细笔录(说清 “何时、何地、被谁、以什么方式骗了多少钱”),拿到 “受案回执”(必须要,证明警方已受理)。
立案标准:诈骗金额 5000 元以上(部分地区 3000 元)达到刑事立案标准,警方会启动侦查(查询对方账户流水、抓捕嫌疑人)。
配合警方调查:
及时提供新线索(如找到对方新的手机号、地址);
若警方冻结了对方账户且有钱,可申请 “资金返还”(需签署 “被骗情况说明”)。
行业曝光:
在尾货交流群、贴吧、微博发布骗子信息(附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,打码保护自己隐私),话术:“XX(昵称)收了 1000 元尾货款不发货,电话 XXX,大家避雷!已报警,求扩散。”
骗子若还想在行业内混,怕名声臭了影响生意,可能会主动联系退钱(需删除曝光内容)。
高频次催收:
每天给对方发 1-2 条信息(不辱骂,保持理性):“你骗的 1000 元已报警,警方说小额也会记录,累计多了会立案。退钱后我马上撤案,否则你一辈子背着诈骗记录。” 多数人怕留案底,会妥协。
核心策略:证明 “对方一开始就没打算发货”
收集对方 “快速催款” 的记录(如 “今天必须付,不然货被别人订了”),结合 “付款后立即拖延” 的行为(如 “明天发→后天发→不回复”),向警方 / 12315 说明:“对方以‘急单’为借口催款,收到钱后就变脸,明显是诈骗。”
若对方注销账号,截图保存其账号信息(头像、昵称、ID),提交给平台客服,申请 “找回对方实名信息”(平台有义务配合警方提供)。
核心策略:证明 “货的价值远低于付款金额”
找 3 家以上尾货回收商对收到的 “垃圾货” 报价(如 “付款 1000 元,收到的货仅值 100 元”),作为 “货值证据”;
在投诉时强调:“对方明知发的是垃圾货,却按优质货收费,属于欺诈,应退全款并赔偿运费。” 市场监管部门对 “货不对板” 的处罚较严,对方更易妥协。
分阶段付款,留尾款:
别付全款,按 “3:3:4” 比例付(30% 定金 + 30% 见货后 + 40% 确认无误后),约定 “货不对板,尾款不付并退定金”,从资金上降低风险。
用 “对公账户” 收款的商家更靠谱:
要求对方提供公司对公账户(而非个人账户),说:“公司采购需要对公转账报销。” 对公账户实名且关联企业,骗子不敢用(怕被查)。
大额交易前 “查企查查 / 天眼查”:
输入对方公司名,查 “经营异常”“失信记录”,若有 “多次被投诉诈骗”,坚决不合作;个人商家查 “手机号关联的纠纷”(百度搜手机号,看是否有曝光)。
骗子最怕 “较真” 的人 —— 你越积极收集证据、投诉、曝光,他们越觉得 “骗这点钱不值得”,越可能退钱。哪怕金额小,也要按流程走:1000 元以下靠曝光施压,1000-5000 元用 12315,5000 元以上报警立案。记住,你的每一次维权,不仅是为了自己,也是在压缩骗子的生存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