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尾货时遇到骗子,往往比卖货被骗更棘手 —— 对方可能以 “验货” 为由调包货物,或承诺 “高价回收” 却压价到离谱,甚至直接卷货跑路。这类骗局隐蔽性强,很多人因 “没签合同”“证据不足” 只能自认倒霉。本文针对 “被收尾货的人骗” 的场景,拆解 5 步追损流程,附证据收集模板和沟通话术,帮你最大限度挽回损失。
收尾货的骗子擅长 “快速脱身”,尤其是上门验货、拉货的场景,往往 1-2 小时内就能完成骗术。此时必须抓住 “黄金 1 小时”,先控制住货物或现场,再想办法维权。
若对方以 “拉回仓库验货再付款” 为由要拉货:
坚决拒绝:“必须在我这里验货定价,满意后当场付款,否则不能拉走。” 收尾货交易中,“款到放货” 是底线,任何 “先拉货后付款” 的承诺都是陷阱。
立即锁门或挡住货车:若对方强行要拉,可大声喊 “这人要骗我货” 吸引周围人注意(骗子怕围观,通常会妥协),同时拨打 110(不用等警察来,用报警威慑对方)。
若知道对方仓库 / 店铺地址:
马上打车跟过去,到达后说:“货我先拉回来,等你确定好价格再谈,不然我就在这里等警察。” 多数骗子只是想压价,并非真要骗货,看到你较真会退步。
若不知道地址,只知道车牌:
记下车牌号(拍照留存),立即报警:“有人以收尾货为由,拉走我 1000 件衣服未付款,车牌号是 XX,现在可能往 XX 方向走了。” 警方可通过车牌查车主信息,2 小时内拦截成功率较高。
被收尾货的人骗,最缺的是 “书面证据”,但聊天记录、验货视频等 “隐形证据” 反而更有说服力。按以下模板收集,能让维权成功率提升 70%。
微信 / 电话聊天记录(核心中的核心):
截图保存 “对方承诺的回收价、验货标准、付款方式”,重点标记:
“你这批女装尾货,无瑕疵的 15 元 / 件,有小线头的 10 元 / 件,我明天上门收”;
“验货没问题,当场现金结清,不拖欠”。
若有语音通话,转文字并标注时间(如 “1 月 5 日 10:30,对方语音说‘保证按 15 元 / 件收,你别找别人了’”)。
报价单 / 约定记录:
哪怕是手写的便签(如 “收 XX 尾货,15 元 / 件,1 月 5 日上门”),只要有对方签字或微信确认记录,都是有效证据。
压价违约:
保留对方 “临时压价” 的记录(如微信说 “你这货有瑕疵,最多 5 元 / 件”),对比之前的承诺价,证明 “恶意压价”;
找 3 家以上尾货回收商对同款货物报价(截图或录音),作为 “市场价证据”(如 “其他商家都给 12 元 / 件,他故意压到 5 元”)。
调包货物:
拍摄 “对方拉走的货” 和 “退回的货” 对比视频(如 “拉走的是无瑕疵的,退回的全是破洞的”),重点拍货物特征(如独有的印花、吊牌);
若有仓库监控,截取对方验货、装车的画面(证明 “拉走的是优质货”)。
卷货跑路:
保留催款记录(如 “货拉走 3 天了,什么时候付款?” 对方不回复或拉黑的截图);
若对方留了假地址 / 电话,收集 “虚假信息证据”(如 “他说在 XX 市场有店,去了根本没有” 的市场证明)。
上门收的:要求出示身份证并拍照(可打码但保留姓名和地址),说 “登记一下,公司财务要备案”;
电话联系的:通过微信 / 支付宝转账(若有定金)获取对方实名(转账时会显示 “对方姓名 XX”);
公司名义收的:查企查查确认 “公司是否存在”,若不存在,直接按 “诈骗” 报警。
骗子套路:前期承诺 “15 元 / 件回收”,上门后挑刺(“这有小线头,那有轻微污渍”),最终只给 5 元 / 件,不接受就不拉货,让你白等半天。
维权重点:证明 “对方以高价为诱饵,故意压价”
向 12315 投诉:提交 “前期报价记录 + 对方临时压价记录 + 市场价证据”,说明 “对方用虚假报价诱骗我拒绝其他回收商,属于欺诈”;
若耽误了你和其他回收商的交易,可主张 “误工费”(如 “本来另一家今天来收,被他耽误,导致我少赚 500 元”),市场监管部门协调时会倾向支持合理赔偿。
骗子套路:上门验货时表现满意,说 “先拉 200 件回去,没问题就全收”,拉走的是优质货,回来却说 “你这货全是破洞,最多 2 元 / 件”,实际已调包。
维权重点:证明 “对方拉走的是优质货”
报警处理:提交 “货物标记证据”(如发货前在衣服内侧缝了红线,拍视频为证)、监控画面(对方拉货时的货物状态),说明 “对方以调包方式骗取货物”;
若警方调解无果,可起诉 “侵占财产”(需要对方身份信息),法院会强制对方返还货物或赔偿损失。
骗子套路:以 “全清价高” 为由拉走所有货物,说 “路上转款”,之后电话不接、微信拉黑,彻底消失。
维权重点:证明 “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”
整理 “对方身份线索”(车牌号、微信实名、曾提过的地址),提交给警方,按 “诈骗罪” 立案(金额 5000 元以上即可立案);
在 “尾货回收群”“本地服装群” 发布骗子信息(附照片、电话、车牌号),标注 “收尾货骗货跑路”,很多同行会提供线索(如 “这人昨天也去 XX 家问过”)。
12315 投诉:
微信搜 “12315 小程序”,选择 “举报商家”,填写被投诉方信息(尽量写详细)、投诉内容(说明 “对方如何用高价诱骗,后压价 / 骗货”),上传聊天记录、报价证据。
优势:市场监管部门会在 7 个工作日内联系对方,若对方是注册商户(有营业执照),处理效率更高(怕影响信用)。
行业曝光:
在本地服装尾货市场的 “商家群”(如广州石井、杭州四季青的尾货群)发布骗子信息,说 “这人骗了我 XX 元货,大家避雷”,骗子若还想在行业内混,会主动联系退钱。
报警材料准备:
身份证复印件、报案笔录(写明 “何时、何地、对方如何收的货、损失多少”);
证据清单(按 “交易约定 + 违约证据 + 身份线索” 分类,附照片 / 视频的打印版)。
流程:到案发地派出所提交材料,拿到 “受案回执”,跟进警方进度(通常 30 日内会告知是否立案),立案后警方会查对方银行流水、轨迹,抓捕嫌疑人。
若骗子是熟人介绍的,先联系介绍人:“你介绍的人收了我货没给钱,现在联系不上,你帮忙问下,不然我只能报警了,到时候你也麻烦。” 介绍人怕担责,通常会帮忙协调。
若介绍人推诿,可发消息:“我这里有你当初推荐他的聊天记录,若你不帮忙,我只能连你一起找了。” 多数人会妥协(尤其介绍人是本地商户时,怕影响生意)。
“先看你的回收资质 / 场地”:
要求对方提供 “固定回收场地”(仓库 / 店铺地址),说 “我先去你那看看,确定你是正经做回收的”,骗子多是 “打游击”,会找借口拒绝,可直接排除。
“验货定价全程录像,丑话说在前”:
见面后打开手机录像(提前说 “全程录像,免得后面有纠纷”),录下对方验货、报价的过程,骗子知道 “有录像为证”,不敢轻易耍花样。
“不接受临时压价,按约定好的来”:
交易前在微信写清:“约定 15 元 / 件,若验货后符合标准,必须按此价收;若不符合,我不勉强,但你要赔偿我误工费 XX 元。” 提前堵住对方 “临时压价” 的路。
这类骗局的突破口在于 “对方的承诺与实际行为的矛盾”—— 只要能证明 “对方说过高价回收,却骗货 / 压价”,就能通过 12315、报警等渠道维权。记住:上门收的要盯紧货物,不见钱不放货;远程交易的要先收定金(不低于总金额 30%),约定 “货不对板定金不退”。吃一堑长一智,下次交易时多留个心眼,比事后追损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