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义乌的小商品生态中,10 元店货源批发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供应链体系。这些拿货价 3-7 元的商品,凭借 “性价比 + 丰富度” 的双重优势,成为社区店、步行街商铺的热门选择。从家居用品到创意饰品,义乌的 10 元店货源藏着 “低价不低质” 的选品密码,而三大核心市场则各有侧重,满足不同类型 10 元店的进货需求。
义乌的 10 元店货源分布在三大市场,价格、品质、起批量各有差异,进货时可按需匹配:
国际商贸城二区(日用百货专区)
作为义乌 10 元店货源的 “品质担当”,商贸城二区的商品多为工厂直供的正价款,拿货价 4-7 元,适合注重品质的 10 元店:
1 楼塑料制品区:4 元的折叠收纳盒(卖 10 元 1 个)、5 元的硅胶隔热垫(卖 10 元 1 个),做工精细且带简单包装;
2 楼五金工具区:6 元的多功能剪刀(卖 10 元 1 把)、7 元的迷你卷尺(卖 10 元 1 个),多为小品牌正品;
3 楼家居饰品区:5 元的 ins 风小夜灯(卖 10 元 1 个)、6 元的卡通钥匙扣(卖 10 元 2 个),设计贴近当季流行趋势。
商家支持 “混款拿货”,单款 20 件起批,500 元可混搭 8-10 个品类(约 80 件商品)。地址在义乌市福田街道商城大道,地铁 1 号线 “国际商贸城站” B 口出步行 8 分钟,适合连锁 10 元店补货。
五爱库存专业街(性价比之王)
五爱街的库存尾货是 10 元店的 “成本杀手”,拿货价 3-5 元,多为订单剩余或轻微瑕疵品,适合社区 10 元店走量:
日用尾货区:3 元的塑料衣架(卖 10 元 3 个)、4 元的厨房湿巾(卖 10 元 2 包),无独立包装但功能完好;
饰品清仓区:3.5 元的合金项链(卖 10 元 1 条)、4 元的布艺发夹(卖 10 元 2 个),可能存在细微划痕;
季节性商品区:5 元的冬季手套(卖 10 元 1 双)、4 元的夏季冰袖(卖 10 元 2 对),按季节备货价格优势明显。
商家支持 “按斤称”(18-25 元 / 斤,约 3-5 件商品),10 斤起批(混款),地址在义乌市江东街道五爱路,公交 121 路 “五爱小区” 站直达,适合初次开店的新手试销。
青口尾货仓库(批量拿货首选)
青口仓库的 10 元店货源以 “整箱清仓” 为主,拿货价 2-4 元,适合 5000 元以上批量采购的 10 元店:
整箱 1000 个的 3 元塑料杯(卖 10 元 3 个)、整包 500 个的 4 元化妆棉(卖 10 元 2 包),多为工厂积压的基础款;
优势是 “量大价优”,单款拿货 1000 件以上,价格可再降 0.5-1 元(如 4 元的收纳盒,1000 件起批 3.5 元 / 个)。
地址在义乌市青口街道青溪路,自驾导航 “青口日用尾货仓” 即可,仓库要求 “整箱拿货”(每箱 200-500 件),适合有稳定销售渠道的 10 元店。
义乌 10 元店货源的畅销品类,需满足 “高频刚需 + 低决策成本”,以下三类商品贡献了绝大多数销售额:
家居实用品(销量占比 40%)
作为 10 元店的 “基本盘”,家居用品凭借 “家家需要、用完即换” 的特点,复购率高达 60%:
收纳整理类:4 元的抽屉分隔板(卖 10 元 1 套)、5 元的多层鞋架(迷你款,卖 10 元 1 个),解决小户型收纳痛点;
清洁工具类:3 元的厨房刷(卖 10 元 3 个)、5 元的静电除尘纸(卖 10 元 1 包),单价低且消耗快;
生活辅助类:6 元的可折叠泡脚桶(迷你款,卖 10 元 1 个)、4 元的手机支架(多功能款,卖 10 元 1 个),功能实用且便携。
某社区 10 元店的销售数据显示,家居用品日均销量 30 件以上,是支撑店铺流水的 “定海神针”。
创意小饰品与美妆工具(利润占比 35%)
年轻女性是 10 元店的主力客群,这类商品拿货价 4-6 元,卖 10 元后利润率 40%-60%,是利润担当:
流行饰品类:5 元的韩版发圈(卖 10 元 2 个)、6 元的合金手链(卖 10 元 1 条),每周上新能吸引回头客;
美妆工具类:4 元的化妆刷套装(5 支装,卖 10 元 1 套)、5 元的双眼皮贴(卖 10 元 1 盒),学生和上班族购买力强;
解压小物件类:5 元的捏捏乐(动物造型,卖 10 元 1 个)、6 元的解压积木(卖 10 元 1 盒),契合年轻人的情绪需求。
在步行街 10 元店,这类商品的销量占比可达 50%,且客单价比家居用品高 20%。
季节性与场景化商品(短期爆发力强)
按季节调整品类,能抓住短期消费热潮,拿货价 3-5 元,卖 10 元应季时不愁卖:
夏季:3 元的冰袖(卖 10 元 2 对)、5 元的手持小风扇(充电款,卖 10 元 1 个),高温天日均销量超 50 件;
冬季:4 元的暖宝宝(卖 10 元 3 片)、6 元的针织围巾(基础款,卖 10 元 1 条),寒冷天气销量翻倍;
节日特供:5 元的圣诞挂件(卖 10 元 2 个)、4 元的春节红包(卖 10 元 3 包),节前 1 个月销量激增。
某商圈 10 元店在冬季靠暖宝宝和围巾,单月利润突破 2 万元,占全年利润的 30%。
义乌 10 元店货源的批发与销售,需避开 “盲目压货”“品类杂乱” 等坑,这些技巧能提升 30% 的盈利空间:
选品 “三不原则”:降低滞销风险
不选 “功能模糊” 的跨界商品:如 “既是水杯又是花盆” 的二合一产品,看似多功能实则都不好用,拿货 5 元卖 10 元也难出手;
不选 “单价敏感” 的品牌仿品:如仿 “无印良品” 的收纳盒,消费者易与正品比价,反而嫌 10 元贵;
不选 “运输易损” 的商品:如 3 元的玻璃水杯(运输破损率 10%),看似利润高,实则隐性成本吞噬收益。
正确的选品逻辑是 “刚需>创意>品牌”,即优先保证 “有用”,再追求 “好看”,最后控制成本。
拿货组合策略:5000 元预算怎么分配?
60%(3000 元)投放到畅销款:家居用品(1500 元)、美妆工具(900 元)、基础饰品(600 元),保证基础销量;
30%(1500 元)用于季节性商品:根据季节备货,如夏季的风扇、冬季的暖宝宝,提升客单价;
10%(500 元)测试新品类:如当季流行的解压玩具、网红小物件,一旦成为爆款,下次加大投入。
某 10 元店老板的经验是:“每月淘汰 20% 的滞销款,补充新品,保持店铺新鲜感,顾客复购率能提升 30%。”
定价与陈列:让 10 元更有价值感
定价技巧:避免 “全系 10 元”,可设置 “10 元 1 个”“10 元 2 个”“10 元 3 个” 的梯度(如 7 元的商品卖 10 元 1 个,4 元的商品卖 10 元 2 个),让顾客觉得 “有选择、更划算”;
陈列逻辑:按 “场景化分区”(如 “厨房区”“美妆区”“儿童区”),每个区域放 1-2 个 “爆款推荐” 红牌(标注 “月销 1000+”),引导顾客聚焦畅销品;
促销策略:每周推出 “满 30 元送 10 元商品”(送滞销款,成本 3-5 元),提升客单价从 10 元到 30 元。
义乌 10 元店货源批发的核心是 “性价比平衡”:商贸城的品质款适合精品 10 元店,五爱街的尾货适合走量店,青口仓库的整箱货适合批量分销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5000 元即可启动一家 10 元店(首批备货 3000 元 + 装修 2000 元),只要选对品类、控制成本、灵活经营,月利润稳定在 5000-8000 元完全可行。记住,10 元店的盈利密码不是 “卖得便宜”,而是 “让顾客觉得值 10 元”—— 义乌的货源供应链,恰恰为这种 “价值感” 提供了坚实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