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季节与功能分类
春秋款(纯棉套装、薄款睡衣):作为引流款,适合多数地区常年销售,定价为吊牌价 2-2.5 折,如 “原价 129 元的纯棉家居服套装,清仓价 29 元”。
秋冬款(加绒套装、睡袋):作为利润款,针对北方市场或冬季需求,定价 3-3.5 折,强调 “保暖性”,如 “加绒加厚家居服,清仓价 59 元(原价 199 元)”。
瑕疵款(轻微起球、线头未剪):作为福利款,定价 1-1.5 折,如 “袖口微起球的家居服,19 元清仓,介意慎拍”。
按年龄段组合
推出 “亲子款套餐”:如 “1 大 1 小同款家居服,清仓价 99 元(原价 300 元 +)”,满足宝妈与孩子的搭配需求,提高客单价。
按 “0-3 岁”“4-6 岁”“7-12 岁” 分码打包,每包 5-10 件,标注 “混款不挑码,适合批发摆摊”,吸引二批商批量拿货。
线下场景布置
在店铺或摊位搭建 “儿童卧室场景”:摆放小床、玩偶,让模特穿着家居服展示 “睡前阅读”“玩耍” 等场景,搭配标语 “在家也要穿得舒服”,增强代入感。
设置 “体验区”:允许孩子试穿,家长触摸面料质感,强调 “A 类面料、无荧光剂”,打消 “尾货质量差” 的顾虑。
线上内容设计
短视频拍摄:展示孩子穿着家居服的日常(如 “早上起床穿这套,舒服到不想脱”“洗完澡穿,吸汗不闷汗”),突出 “亲肤、透气” 等核心卖点。
直播演示:主播手持面料检测报告,用燃烧法(纯棉燃烧无黑烟)证明材质,或用水泼洒展示 “防泼水面料”(针对特殊款),增强信任感。
多件优惠
“买 2 送 1”:如 “39 元 / 件,买 2 件送 1 件同款”,适合家庭多孩或囤货需求,快速消化库存。
“按重量称”:杂款家居服按斤清仓(如 25 元 / 斤),吸引地摊摊主或幼儿园采购(用于午休穿着)。
关联销售
搭配家居用品:“买家居服满 50 元,加 5 元换购儿童拖鞋 / 毛巾”,利用低价赠品提升下单意愿。
针对宝妈推出 “满赠券”:“买满 100 元,赠 20 元无门槛券(下次可购童装外衣)”,带动其他品类销售。
限时福利
每日 “整点秒杀”:如 “晚上 8 点,10 元秒杀儿童睡袋(限 10 件)”,用低价引流,带动其他时段销售。
周末 “亲子互动日”:家长带孩子到店,孩子试穿家居服拍照发朋友圈,可免费领取小礼品(如卡通发圈),同时家居服享 8 折优惠。
针对宝妈群体
社群推广:在母婴群、小区宝妈群发布清仓信息,附上面料细节图和价格,标注 “适合在家穿、性价比高”,引导 “接龙下单,满 20 件小区配送”。
与母婴店合作:在店内设置 “家居服尾货专区”,按销售额分成,利用母婴店的精准客流转化。
针对批发与企业客户
对接幼儿园、托儿所:推荐作为 “午休服”,提供 “100 件起批,20 元 / 件” 的批发价,强调 “可印园标”,批量消化库存。
电商卖家供货:提供 “一件代发” 服务,附无水印图片和详情页文案,支持 “48 小时发货”,吸引拼多多、抖音小店卖家合作。
明确售后规则
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换(因家居服属贴身衣物),但需标注 “尺码不合适可换码(限同款同码有库存)”,减少纠纷。
对瑕疵款,在吊牌或详情页用红笔标注 “瑕疵位置”,如 “领口轻微变形”,避免客户收到后投诉。
库存周转管理
对积压超 3 个月的家居服,启动 “捆绑清仓”:如 “买任意童装,送家居服 1 件”,优先清理过季款,为新款腾空间。
定期统计热销尺码(如 110-130 码),针对性补货同款尾货,同时将滞销尺码(如 80 码、150 码)打包低价甩卖。
通过以上策略,既能突出童装家居服的 “舒适、实用” 优势,又能结合场景化营销和精准渠道,快速清仓的同时,让客户感受到 “低价也能买到好品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