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服装行业的庞大体系中,尾货市场犹如一座蕴含潜力的宝藏矿山,吸引着众多商家投身其中,试图挖掘财富。那么,服装尾货生意究竟怎么样,能不能赚钱呢?答案是肯定的,但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。
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,服装尾货有着独特的优势。一方面,对于品牌商和生产商而言,尾货的产生不可避免。可能由于季节性因素,比如冬季服装在春季来临前还未售罄;或者生产过剩,实际生产数量超过了市场需求;亦或是设计风格过时,不再符合当下流行趋势,这些服装最终就会流入尾货市场。而另一方面,市场中存在着大量对价格敏感、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。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预算购买正价品牌服装,但又希望能穿着得体、时尚,尾货市场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。这种供需关系的存在,为服装尾货生意奠定了盈利的基础。
寻找优质供应商:这是服装尾货生意成功的关键第一步。像汇聚贤服装这类专注于尾货批发的企业,整合了广东各大服装厂的尾货资源,为下游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货源。通过与这样可靠的供应商合作,能确保拿到的尾货质量相对稳定,且价格具有竞争力。例如,一件在商场售价上百元的服装,从汇聚贤拿到的进货价可能低至 5 - 10 元 ,巨大的价格差为后续销售留出了可观的利润空间。除了这类专业尾货批发商,还可以参加服装展会,在展会上往往能接触到来自各地的品牌厂商和供应商,直接与他们建立联系,获取一手尾货资源。此外,亲自前往服装生产集中地的批发市场,如广州的石井服装批发商圈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石井商圈凭借仓储优势、低廉租金、便利交通和发达物流,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尾货批发商圈,年交易额估计至少达 100 亿元 。在这里,商家能以较低价格采购到各类尾货。
掌握谈判技巧:与供应商谈判时,技巧至关重要。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,清楚同类尾货在其他渠道的价格水平,以此作为谈判的筹码。同时,展示自己长期合作的诚意和较大的采购量预期,争取更优惠的价格。比如,如果一次性采购的数量较大,可以要求供应商给予一定的折扣;或者与供应商协商,在货款支付方式上争取更有利的条款,如延长付款周期,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,降低采购成本。
严格把控质量:虽然是尾货,但质量依旧是影响销售的重要因素。在采购时,必须严格检查货物质量。以 “三看一摸” 验货法为例,看肩线、侧缝、领口、袖口、裤裆等受力部位,是否有开线、跳针、包缝不牢;抖开衣服,看整体廓形是否正常、对称;仔细查看是否有破洞、油渍、笔印、染色不均、大面积起球、严重勾丝等瑕疵,对于微瑕(如针尖小点、不明显线头)可接受,但明显硬伤的坚决不要;摸面料,手感太硬、扎皮肤、薄透易破、弹性怪异(穿上就松垮)的面料,即便价格再低也不宜采购。像纯棉、棉混纺、常规涤纶、摇粒绒等常见面料相对稳妥 。只有确保采购的尾货质量过关,才能在后续销售中赢得消费者信任,提高复购率。
紧跟流行趋势:服装市场的流行趋势变化迅速,了解当下流行元素对于尾货选品至关重要。比如近年来运动休闲风持续走热,那么相关款式的尾货,如运动卫衣、休闲运动鞋等,就更有可能受到消费者青睐。通过关注时尚媒体、潮流博主,参加服装行业展会等方式,及时捕捉流行趋势信息,将其运用到尾货选品中,能大大提高商品的畅销几率。
选择基础款和大众款:在尾货选品时,应死磕 “基础款” 和 “大众款”,这类款式不挑人,接受度高,走量快。像 T 恤、卫衣、打底衫、牛仔裤、运动裤、纯色毛衣等,颜色以黑白灰、藏青、米白等百搭色为主 。避免选择设计夸张、颜色扎眼(荧光色、特殊印花)、尺码极端(XXS 或 XXXL 居多)、风格过于独特(哥特、洛丽塔等)的款,除非能精准定位到特定小众市场,否则这类个性款很容易积压库存。
注意尺码和季节匹配:拿货前要问清供应商货品的尺码比例,理想状态是中间码(M/L)占大头(60% 以上) 。如果能找到包含同款多个尺码(如 S - XXL)的 “一手码” 包,即使单价稍高,也优先考虑,因为好卖码走掉后,剩的偏码打折也能清。同时,要遵循应季为王的原则,夏天选择 T 恤、短裤、裙子等夏季服装尾货;秋冬则挑选卫衣、外套、长裤、厚内搭等。反季货虽然可能价格更低,但压资金时间长,清货慢,只适合有仓储能力、资金充裕的老手搏超低价 。此外,还要注意服装的厚薄程度要与销售季节相匹配,比如夏天夜市卖加绒厚卫衣,显然不符合消费者需求。
开设实体店:开设实体店能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商品展示和试穿体验,增强顾客信任。在店铺选址上,要选择人流量较大、目标客户群体集中的地方,比如靠近居民区、学校、商业街等地。店铺装修不必过于奢华,但要整洁、明亮,营造出舒适的购物环境。合理陈列商品,将热门款式和重点推荐商品放在显眼位置,吸引顾客注意力。例如,可以设置特价区,用红色爆炸贴、荧光板写 “清仓特价”“断码处理” 等字样,位置选在摊位前端或侧面,以吸引顾客进店 。
拓展线上平台:利用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,结合社交媒体如抖音、小红书等做内容营销,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触达更多潜在买家。在电商平台上,要精心拍摄商品图片,详细描述商品信息,包括款式、材质、尺码、瑕疵情况等,让消费者全面了解商品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,可以发布服装穿搭图片、视频,分享服装故事,吸引粉丝关注,建立品牌形象。通过直播带货,实时展示服装上身效果,解答消费者疑问,促进销售转化。例如,90 后创业者李薇打造的 “快闪店矩阵”,依托华南国际服装尾货城的货源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实现了 “7 天快周转”,单店月均利润达到 8 - 12 万元 。
参与市集和快闪活动:参与或组织特色市集、快闪活动,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话题性。在市集和快闪活动中,可以设置独特的摊位展示,突出尾货的性价比优势,吸引消费者驻足。例如,将同款同价(尤其是基础款、特价款)的衣服,整齐叠放或简单悬挂,堆成小山,挂上大牌子,如 “T 恤 15 元任选”“牛仔裤统统 39” ,营造出价格实惠、货品丰富的氛围,刺激消费者购买。
计算真实成本:尾货定价的核心是在保证快速周转的前提下,实现薄利多销。首先要算清真实成本,真实成本 = 拿货价 + 运费 + 摊位费分摊 + 损耗预留(5% - 10%) 。例如,一件 T 恤拿货价 5 元,运费摊到每件 0.5 元,一晚上摊位费 50 元(预计卖 100 件,摊 0.5 元 / 件),损耗预留 0.5 元,那么真实成本约为 6.5 元,这是绝对不能破的底价。
采用灵活定价策略:根据不同的销售场景和产品特点,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。对于主力走量款(基础 T 恤、打底衫、常规卫衣 / 裤子),可以采用成本价 x 2.5 到 x 3.5 的定价范围;在夜市 / 集市等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场景,可采用成本价 x 2 到 x 2.5 的定价;乡镇赶集 / 低价人流区,成本价 x 1.8 到 x 2 的定价较为合适 。此外,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定价技巧,如 “一口价” 策略,小件服装(T 恤、打底衫)明码标价 “谢绝还价”,节省时间精力,避免与顾客拉扯,显得正规;采用 “单件 19 元,2 件 35 元,3 件 50 元”“买上衣 + 裤子,立减 10 元” 等多件优惠和捆绑销售方式,刺激消费者多买,提升客单价和总利润;利用 “.9 元” 魔力,如 14.9 元就是比 15 元好卖,29 元感觉比 30 元便宜一大截 。对于偏码、微瑕款等难卖的商品,要单独区域堆放,挂醒目牌子 “特价区”“断码清仓”,采用成本价 x 1.5 到 x 1.8,甚至接近成本价的定价,快速变现,腾出资金和精力 。
讲述产品故事:每件服装都有它的故事,无论是它的设计理念、材质背后的环保理念,还是那次偶然的设计灵感,都可以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点。通过店铺宣传、社交媒体内容等方式,学会讲述这些故事,让商品不仅仅是衣服,更是情感和文化的传递者。例如,一款采用环保面料制作的尾货服装,可以向消费者介绍这种面料的环保特性,以及品牌对于环保的坚持,引发消费者的共鸣,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。
举办促销活动:适时举办一些促销活动,如限时折扣、买一赠一、会员专享优惠等,能有效促进销售。在节假日、店庆等特殊时期,推出力度较大的促销活动,吸引消费者关注。同时,也可以通过捆绑销售,将尾货与其他热销商品搭配出售,既清理了库存,又提升了整体销售额。例如,在圣诞节前推出节日主题服饰,并举办买一赠一活动,吸引消费者购买 。
建立会员制度:建立会员制度,为会员提供专属优惠和服务,如会员折扣、优先购买权、生日福利等,增强客户粘性。通过会员消费数据,分析会员购买偏好和消费习惯,为会员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,提高会员的复购率和忠诚度。
定期盘点库存: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,了解库存数量、款式、尺码等情况,及时发现库存积压问题。通过库存盘点数据,分析哪些款式销售快,哪些款式滞销,为后续采购和销售策略调整提供依据。例如,如果发现某款 T 恤销售速度较快,库存数量不多,就可以考虑补货;而对于某款滞销的连衣裙,要及时采取促销措施,如降价、搭配销售等,尽快清理库存。
优化库存结构: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数据,优化库存结构。减少滞销款式的库存数量,增加畅销款式的库存占比。对于过季、款式老旧且难以销售的尾货,要果断采取措施,如捐赠、低价处理给回收商等,避免占用过多资金和仓储空间。同时,要合理控制库存总量,避免因库存过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。
灵活调整采购计划:根据库存情况和市场动态,灵活调整采购计划。如果当前库存较低,且市场需求旺盛,可以适当增加采购量;如果库存积压严重,要减少采购,甚至暂停采购,先集中精力清理库存。此外,在采购时,可以与供应商协商更灵活的合作方式,如采用代销、寄售等方式,降低库存风险。
综上所述,服装尾货生意具备盈利的可能性,但需要从业者在采购、选品、销售、定价、营销和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精心运作,充分发挥尾货的价格优势,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中赚取利润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