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无锡,若想寻找熟五谷杂粮批发市场,有几处较为知名的场所可供选择。
江阴食品城是其中之一,地址位于锡澄路。这里有专门的五谷杂粮批发区域,经营的商品包含多种熟制五谷杂粮产品。市场内商家众多,产品种类丰富,涵盖了常见的熟制燕麦片、薏仁粉、红豆薏仁糊等,还可能有一些特色的本地熟制五谷产品,如无锡特色的桂花糖芋泥粉等,能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。由于市场运营已久,交通便利,周边配套设施完善,无论是本地零售商前来采购,还是外地商家进行批量进货,都相对便捷。而且,商家之间存在一定竞争,这也使得价格具备一定的竞争力,采购商能够以较为实惠的价格拿到货物。
无锡朝阳粮油市场同样不可忽视。它成立于 2006 年 09 月 30 日,总占地面积达 55 亩。市场配套设施齐全,集仓储、运输、办公、生活区域等功能于一体,还设有专业的粮油检测室和检测人员,严格执行索检制度,保障产品质量。市场内共有商铺 250 余个,万吨级粮仓一座,入驻商户 150 个,引入了来自我国东北、内蒙、安徽、江苏等主要粮食产区的品牌大米和杂粮。虽然它并非完全专注于熟五谷杂粮,但市场内部分商家会提供熟制的五谷杂粮产品,像东北的熟玉米碴子、内蒙的熟炒米等。这里日粮油物流量近 1500 吨,占无锡日粮食销售量的 50% 左右,在无锡粮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。采购商在此拿货,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,还可借助市场成熟的物流体系,实现货物的高效运输与配送。
追溯历史,无锡米市曾辉煌一时。清光绪十四年(公元 1888 年),无锡大运河沿岸形成 “八段米市”,其中三里桥两侧集中了 70% 以上约 80 多家米行,成为无锡米市的主要集散地、江浙各县漕粮采购地和中转站,与江西九江、安徽芜湖、湖南长沙(湖北沙市)并称为 “四大米市”,无锡米市更素有中国 “四大米市” 之首的美誉。到解放初期,全市有米店(摊)175 家,粮行 252 家,北塘、三里桥沿河仍是米市的中心地,粮行达 158 家,约占全市总数的 67.4%。1981 年,原北塘区组建三里桥粮油市场,让停顿近 30 年的无锡米市中心再度活跃。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,无锡粮油成交量位居 “四大米市” 之首,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,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五大碾米中心,当时市郊的三里桥米市堪称中国最大的粮油市场。2004 年,无锡市政府对米市进行布局调整与资源整合,在城南路建立了以粮油中转储备仓库为基地,以稻谷、小麦、大豆、玉米等大宗原粮交易为主的南市场;北市场则迁至江海西路,以成品粮油现货交易为主,满足锡城及周边地区居民需求。如今,虽然三里桥米市因城市发展等因素,昔日繁华不再,但无锡的粮油及五谷杂粮交易市场却不断发展与演变,上述的江阴食品城和无锡朝阳粮油市场等,继承了部分传统优势,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持续为无锡及周边地区提供丰富的五谷杂粮产品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