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的库存尾货,外贸尾单批发交易平台,货源来自广州,义乌,成都等尾货批发市场,提供服装,男装,女装,童装,化妆品,护肤品,鞋子,酒水,小商品,包包,玩具,临期食品等尾货库存供应信息。
尾货收购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尾货收购商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尾货信息
尾货资讯  >  尾货知识  >  网上卖品牌尾货,侵权风险知多少?
尾货货源推荐
网上卖品牌尾货,侵权风险知多少?
2025年07月23日 09:28   浏览:1   来源:中国尾货网

网上卖品牌尾货,侵权风险知多少?

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,不少商家瞄准品牌尾货这一商机,期望通过网络销售实现盈利。但网上卖品牌尾货,稍有不慎就可能踏入侵权雷区。这不仅关乎商家的信誉与经济利益,更涉及法律责任。那么,网上卖品牌尾货到底是否侵权,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呢?下面将从法律视角和实际案例为你深度剖析。

品牌尾货的界定与法律风险核心

品牌尾货,通常指品牌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产品,如订单多生产的余量、轻微瑕疵品,或过季、断码等滞销商品。其来源复杂,也导致销售行为存在诸多法律风险。从法律层面看,商标权是核心关注点。我国《商标法》明确规定,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或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,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。在网上销售品牌尾货时,如果处理不当,极有可能触碰这一法律红线。

销售正品尾货的合法情形

经品牌方授权销售

若能获得品牌方的直接授权,在网上销售其品牌尾货,自然合法合规。例如,一些品牌为清理库存,会主动招募线上经销商,授予其销售尾货的权利,并提供相应的品牌使用授权书。像某知名运动品牌,会在官方网站发布招募尾货销售合作伙伴的公告,符合资质的商家申请通过后,可在指定电商平台开设店铺,销售该品牌的尾货运动鞋、运动服等产品,且在商品宣传页面可正常使用品牌商标、标识等,这完全符合法律规定。

销售剪标品牌尾货

当品牌方或其授权的经销商,对尾货进行剪标处理,彻底切断商品与品牌商标的直接联系后,商家销售这类尾货通常不涉及侵权。剪标的目的在于维护品牌价值,避免尾货低价流通影响新品销售。例如,某高端女装品牌,每一季结束后,会将部分过季且库存较多的服装进行剪标,委托给专业的尾货处理商。这些尾货处理商再通过线上渠道批发给中小商家,中小商家在销售时,不能再以该品牌正品的名义宣传,只能强调产品的材质、做工等特性,这种情况下销售行为合法。

销售假冒尾货的法律后果

民事赔偿责任

一旦被认定销售的 “品牌尾货” 是假冒商品,商家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;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,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;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,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。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,情节严重的,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。例如,江苏的谭女士在网上一外贸店铺购买标注 “大牌尾货” 的服装,收货后发现做工粗糙,经鉴定为假货并投诉。经调查,该店铺长期以 “大牌尾货” 为名销售假冒服装,最终法院判决商家按照其销售获利及对品牌方造成的损失,赔偿品牌方及谭女士等消费者共计 50 万元。

行政处罚

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销售假冒品牌尾货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,包括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,没收、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,并处以罚款。若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,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,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,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。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,还可能吊销营业执照。2023 年,深圳市某服饰公司通过直播宣称销售正品品牌尾货,经执法人员调查,其销售的产品均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冒商品,涉案货值约 50 万元。该公司最终被没收侵权商品,处以罚款,并因货值金额达到追诉标准,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办。

刑事法律责任

如果销售假冒品牌尾货的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,将触犯刑法,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。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在利川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,谭某明知购买的非品牌皮包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仍通过网络售卖,共计出售假皮包 500 余个,销售金额 11 万余元,最终被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,缓刑二年,并处罚金 12 万元。

规避侵权风险的实操建议

核实货源合法性

商家在采购品牌尾货时,务必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法的进货凭证,如品牌方的授权书、采购合同、发票等,以证明货源的正规性。对于剪标尾货,要确认剪标行为是由品牌方或其授权方实施。若从代工厂进货,需查看代工厂与品牌方的合作协议中关于尾货处理的条款,确保代工厂有权销售尾货。例如,从某品牌代工厂采购尾货服装时,要求工厂出示品牌方允许其处理尾货的书面文件,以及采购该批尾货的相关凭证,防止购入来源不明的假冒尾货。

规范商品宣传

在网上销售品牌尾货时,宣传用语要谨慎。对于剪标尾货,绝对不能以原品牌名称进行宣传,避免使用 “某品牌正品尾货”“专柜同款尾货” 等容易误导消费者的表述。可以强调商品的材质、款式、做工等产品本身的特点。比如销售一款剪标牛仔裤,宣传文案可着重描述其采用的优质牛仔面料、独特的版型设计以及精细的缝制工艺,而不提及原品牌信息。若销售经品牌方授权的尾货,宣传时也要严格按照授权范围使用品牌标识和宣传语,不得夸大或虚假宣传。

关注法律法规变化

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会随着市场环境和司法实践不断修订完善,商家应持续关注法律动态,及时调整经营策略。同时,积极参加电商平台或行业协会组织的法律培训,增强法律意识。如近年来,对于跨境电商销售品牌尾货的知识产权规定有所更新,涉及进口品牌尾货的商家需及时了解新规定,确保自身经营行为符合法律要求,避免因法律知识滞后而陷入侵权纠纷。

网上卖品牌尾货并非必然侵权,但需要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谨慎操作。通过明确尾货来源、规范销售行为、强化法律意识,商家既能抓住品牌尾货市场的商机,又能有效规避侵权风险,实现可持续经营。若在经营过程中对具体销售行为是否侵权存在疑问,建议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,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。


头条号
中国尾货网
介绍
推荐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