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贸尾货专项治理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外贸尾货商品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,旨在规范市场秩序,打击商标侵权和非法流通行为。以下是核心内容摘要:
一、行动背景
近年来,外贸尾货商品(如出口转内销的剩余、滞销品)市场存在商标侵权、假冒伪劣、非法渠道流通等问题,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企业知识产权,亟需专项治理。
二、治理重点
- 打击商标侵权
- 查处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商标、仿冒知名品牌等行为。
- 重点整治服装、鞋帽、箱包、电子产品等侵权高发品类。
- 清理非法流通渠道
- 核查商品来源合法性,严打走私、逃避海关监管等行为。
- 整治线上线下平台(如电商、直播带货、地摊等)的违规销售。
-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
- 抽检尾货商品质量,查处不符合国家标准、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。
三、主要措施
- 全面排查: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重点市场、仓库、物流节点开展突击检查。
- 联合执法:协同公安、海关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,追溯侵权源头。
- 平台责任:督促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,下架违规商品,封禁违规商家。
- 举报机制:鼓励公众通过12315等渠道举报线索,强化社会监督。
四、时间安排
- 部署阶段:2023年X月(具体时间以文件为准),制定地方实施方案。
- 整治阶段:持续X个月,集中查处典型案例。
- 总结阶段:汇总成效,完善长效机制。
五、法律依据
依据《商标法》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《产品质量法》《电子商务法》等法律法规,从严处罚违法行为,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。
六、企业提示
外贸企业、经销商需自查商品知识产权合规性,避免卷入侵权风险;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留存凭证以便维权。
如需获取完整文件或具体执行细则,建议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或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查询。此类专项行动通常要求地方层层落实,企业需密切关注属地监管动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