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从事地摊小吃经营,需依法办理相关证件和备案,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,但核心流程如下:
《食品摊贩备案卡》
替代营业执照: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,食品摊贩通常无需办理营业执照,但需向所在地乡镇政府/街道办申请备案,取得备案卡(具体名称因地而异,如“小餐饮备案”)。
所需材料:身份证、经营地址证明(如摊位租赁协议)、健康证等。
注意:部分城市要求备案前需先确定摊位位置(如指定夜市、便民点),需提前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。
例外情况
若固定场所经营(如长期租用商铺门口),可能需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或《小餐饮登记证》。
要求: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(包括摊主)必须办理健康证,有效期通常1年。
办理地点:当地疾控中心或指定医院,需携带身份证、1寸照片,部分城市免费办理。
检查项目:肠道致病菌、肺结核、肝炎等。
临时占道经营许可
在公共场所摆摊需向城管部门申请,部分城市推行“地摊经济”区域可免审批(如成都、上海等试点区域)。
注意:避开交通要道、学校周边等禁摆区域。
税务登记
月营业额低于10万元(小规模纳税人标准)可暂免税务登记,但需保留进货票据备查。
挂靠外卖平台
通过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注册为“小微商户”,平台可协助简化资质(部分城市允许备案制入驻)。
合作已有资质商家
与持有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的店铺合作,以“分租摊位”形式经营(需书面协议)。
区域差异:一线城市(如北京、上海)管理较严,需提前确认当地政策;三四线城市或乡镇可能只需健康证+口头备案。
违规风险:未备案经营可能面临罚款(通常500~2000元),建议主动办理。
咨询渠道: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登录当地政务服务网查询“食品摊贩备案”流程。
建议步骤:
先办健康证;
联系街道办/市场监管所咨询备案要求;
确认摆摊位置是否合法。
合规经营既能避免处罚,也能提升顾客信任度,长远更有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