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4年最新规定,摆地摊卖小吃需要办理的证件及流程如下,结合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详细说明:
营业执照
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;
经营场所证明(如摊位租赁合同、社区或市场管理方出具的场地使用证明);
1-2张免冠照片。
要求:无论固定摊位还是流动摊贩,均需办理营业执照(个别地区对流动摊贩放宽政策,需咨询当地市场监管局)。
类型:通常登记为“个体工商户”,经营范围为“餐饮服务”或“食品销售”。
办理材料:
办理地点:当地市场监管所或线上政务平台(如“一网通办”)。
费用:多数地区免费,部分地区收取工本费(约20-50元)。
食品经营许可证(或备案)
营业执照复印件;
从业人员健康证明(至少1人);
食品安全管理制度(简易版即可);
设备布局和卫生设施说明(流动摊贩可简化)。
若现场加工热食(如烧烤、煎饼等),需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(经营项目含“热食类食品制售”);
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(如瓶装饮料、包装零食),只需备案《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信息采集表》,无需许可证。
要求:
办理材料:
特殊情形:部分城市对流动摊贩实行“小餐饮备案”,替代食品经营许可证(如上海、深圳等),需提供《小餐饮登记证》。
健康证
所有接触食品的人员需办理健康证(有效期1年),通常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指定医院体检,费用约50-100元。
临时占道经营许可(针对流动摊贩)
部分城市要求向城管部门申请《临时占道经营许可证》,需提供摊位位置、营业时间等信息。
税务登记
月营业额超过10万元(或地方规定标准)需税务登记,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免税政策。
“一证多址”试点:在指定区域(如夜市、便民点)内摆摊,可共用主办方的集体营业执照,无需单独办理。
线上备案:部分地区支持通过APP(如“浙里办”“粤商通”)提交材料,实现“秒批”备案。
豁免情形:农村地区非商业性自产自销农产品、家庭手工小吃等可能无需证件(需符合地方规定)。
地方差异:北京、上海等地对油烟、噪音管控严格,可能禁止露天烧烤;成都、长沙等“夜市友好”城市流程更简便。
违规处罚:无证经营可能面临罚款(500-5000元)或摊位取缔。
定期检查:确保卫生条件达标,避免因投诉被查处。
建议步骤:
咨询当地市场监管局(电话:12315)或社区街道办,确认具体政策;
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和健康证;
根据加工食品类型申请许可证或备案。
(注: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6月,具体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。)